在探討台股長期報酬率前先說明臺灣證券交易所二種指數,第一種是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第二種是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
在計算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時,證交所為了避免非市場交易的因素,影響指數的連續性,採樣股票異動或增資除權時進行調整,使股價指數不致因此產生變動。但是,當上市公司發放現金股利時,則不予調整,使得該股價指數會因現金股利的發放而減少,也就是一般常看到的台指加權指數。
另一種則是發行量加權股價報酬指數,除了在採樣股票異動或增資除權時進行調整之外,當公司發放現金股利時,也調整讓指數不會因股票除息而下跌,會產生類似加回現金股利的作用,等同將現金股利再投資的意思,使得利用該指數所計算之投資報酬率中,亦包含現金股利之報酬。
當採樣的上市公司發放現金股利時,市場總市值會因價格除息而減少,此時,報酬指數的調整方式是將計算所用之基值等比例調降,而使市場總市值除以基值所得到的指數值維持不變。另外報酬指數屬盤後資訊,只計算收盤指數,不採盤中即時計算並發布之作法。台股報酬率的分析將採用加權股價報酬指數進行計算。
加權股價報酬指數自92年1月2日開始提供,同時對照台指加權指數,整理如下表,可以看到自92年1月2日報酬指數為4,524點,每年持續穩定增長,一直到96年12月31日的高點10,062點。接下來隔年也就是97年,全球股市因為美國次級房屋信貸的危機而大幅波動,造成股票市場大跌,到了97年年底報酬指數只剩5,728點,幾乎使得指數腰斬。跌的快反彈的也快,只用了一年,到了98年年底報酬指數回到了10,502點,甚至略高於前波96年底的10,062點。接下來增長速度十分緩慢,到了101年底指數只增長到11,05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