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0日 星期二

有關投資與人生最重要的事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了解風險讀後感



作者馬克斯認為風險評估是投資過程的要素,同時也舉出了三個理由:

第一,風險是不好的,大部分頭腦清楚的人都想避開風險,或者想將風險降到最低。因此,投資人考慮某項投資時,首先必須判斷它的風險有多高,以及他們是否能夠忍受絕對風險的數量。

第二,當考慮某項投資時,除了看潛在的報酬率外,也要看因此所需承受的風險。經濟學家認為市場有一個「平衡」的機制,可以提供與風險相稱的預期報酬率。舉例來說,假設美國政府公債和小型公司股票毎年的報酬率都7%那麼每個人都會搶著購買前者(進而推升它的價格和降低它的預期報酬率),同時出售後者(進而壓低它的價格,推升它的報酬率)。

第三,當考慮某項投資結果時,報酬率所代表的意思只有那麼多。當看到帳戶一年的報酬率是20%時,我們並不知道這個結果是好或是壞。要作成結論,必須對「經風險調整後的報酬率」有感覺。

從報酬率與風險的角度來考量時,可以畫出一條向右上方延伸的「資本市場線」(圖1),用來顯示風險和報酬率之間的正相關。市場會自己設定好,讓風險比較高的資產看起來可以提供較高的報酬率,如果不是這樣,誰要買它們?

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有關投資與人生最重要的事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 了解市場效率及其限制讀後感




首先何謂「效率市場假說」,它有幾個基本假設,大致彙整如下:

l   市場有許多的參與者,都能透過大致相同的管道,取得所有相關的資訊。他們都相當的聰明、客觀及努力工作。他們使用的分析模式廣為人知,且被投資人所接受。

l   由於這些參與者的努力,資訊充分即時反映在每一種資產的市價上。並且由於參與者將立即行動,買進相當便宜的資產,或者賣出相當昂貴的資產,所以各種資產的絕對價格和彼此的相對價格都訂的相當公平。

l   因此,市場價格是資產內在價值的準確估計值,沒有任何一位參與者能夠持續不斷發現市場價格發生錯誤且從中獲得利潤。

l   因此,資產的銷售價格可望提供相對於其他資產「公平」的經風險調整後的報酬率。風險較高的資產必須提供比較高的報酬率,才能吸引買家。市場會把價格訂的「公平」,且不會提供「免費的午餐」。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增量風險,就不會有和它有關的增量報酬。

作者馬克斯認為,基本上,投資人都會很努力評估可得的資訊,並且反映到價格上,形成所謂的「共識價格」,但是共識看法不見得每次都是正確的。例如二○○○年一月,雅虎的股價是二三七美元。二○○一年四月則是一一美元,這兩次一定至少有一次是錯的。

因此雖然比較有效率的市場估計價格有出錯的可能,但任何一個人──和其他每個人一樣使用相同的資訊,也受相同的心理因素影響──持續有不同於共識且更接近正確的看法,卻沒那麼容易。這使得主流市場極難被擊敗──即使它們不見得每次都正確。

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ETF的折溢價-實物申購及買回

ETF在證券交易所次級市場的交易價格,可能與淨值不同而產生折價或溢價的情況,若交易價格低於淨值,則為折價;若交易價格高於淨值,則為溢價。

ETF折溢價問題,可透過參與證券商的套利活動,間接影響ETF折溢價的幅度,使其逐漸收斂。

所謂參與證券商指的是與發行ETF的投信公司簽訂參與契約,可自行或受託辦理ETF實物申購/買回業務之證券商(Participating DealerPD)。

ETF出現大幅折價時,參與券商可在次級市場先買入ETF,再向基金發行公司申請實物買回,此時參與券商交付一定數量的「指數股票型基金受益憑證」(ETF)給基金發行人,向發行人換回一籃子的「指數股票型基金表彰之股票組合」,再將所取得「指數股票型基金表彰之股票組合」於次級市場出售,賺取套利的利潤。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有關投資與人生最重要的事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第二層思考讀後感





本書作者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是美國極富盛名的投資專家,與巴非特、查理.蒙格齊名(書裡的簡介),同時也是橡樹資本管理公司(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的聯合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曾在2007年以私募基金283億新台幣收購台灣的上市公司復盛工業。

書裡以三位名人的話作為第二層思考的開場白。

投資這門藝術有個特性,不是普遍為人所知。投資生手只要投入一點點的努力和展現一點點的能力,也能得到不錯、甚至十分突出的成果;但是得來容易的成果想要更上一層樓,則需要非常努力不可,也不能只運用一丁點的智慧。
──班傑明.葛拉漢「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作者

每一件事都應該盡可能求其簡單,但也不能過於簡單。
──愛因斯坦

不應該覺得投資做起來很容易;覺得他容易的人都很蠢。
──查理.蒙格